小说追书网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十二章 中原诸业盛,卫府复出征2

第十二章 中原诸业盛,卫府复出征2(1 / 1)

张郃微微一怔,旋即失笑摇头。

“从文多虑也。高干之死一非某所为,二非某护卫不力,与某何干?”

赵旻哂笑道:“叔父勿要瞒我,袁本初岂肯善罢甘休?”

说着,赵旻正色道:“儁乂叔父,趁家叔父返乡祭祖之时,我请家叔父,将儁乂叔父眷属自河间接至许都如何?”

张郃大惊失色。

“从文,万万不可!河间张氏乃郡望,如何搬迁至许都?”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赵旻指着张郃哈哈大笑。

张郃这才发觉,自己在吃惊之余,竟被赵旻这个人精套出了话。

张郃虽追悔莫及,却也不得不大大方方承认。

“从文,事已至此,某便实不相瞒,郭公则确曾在袁公面前进谗言,言某勾结外敌、欲谋晋身之阶。然则,袁公并未纳郭公则之谗言。”

赵旻收起哂笑,向张郃正色道:“叔父万勿轻信袁本初之言,叔父当知,袁本初外宽而内忌,实非雅量之辈也。”

赵旻这番话几乎触碰到了真相。

当然了,袁绍外宽内忌是不假,但猜忌多疑又残暴的曹操,气度似乎还不如袁绍宽宏。

袁绍就算再外宽内忌,也没有像曹操那样挥舞屠刀大杀特杀。

袁绍在世时,他麾下两大集团内斗不休,但除了与凉州老乡壶寿勾结、发动邺城之乱的麴义之外,袁绍从未杀过其人麾下任何一名臣属。

但也因此,袁绍麾下河北、河南两大集团,方才肆无忌惮地互相攻讦、倾轧不休。

塔读@

颖川人郭图自然是河南派。而张郃,是妥妥的河北派。

历史上官渡之战时,张郃为何临阵叛变、投靠曹操?

不就是因为河南派的郭图向袁绍进谗言,诋毁河北派大将张郃与曹操暗中勾结?

赵旻不给张郃解释的机会,复又正色道。

“儁乂叔父当知,郭公则乃颖川郭家之人,其人与郭奉孝乃族父子,我此番尽诛郭奉孝一支族人,郭公则焉能不记恨于我?

叔父素来与家叔父及我友善,兼且叔父身为河北士人,又为韩文节之故臣,郭公则若向袁本初进谗言,叔父须当心袁本初轻信之!

麴义早年曾为袁本初立下多次大功、对袁本初不可谓不忠诚,但叔父亦知,昔年麴义下场究竟如何!昔日之麴义,与今日之张儁乂何其相似!”

张郃闻言不由一震。

赵旻心道:有门儿!

于是苟哥趁热打铁。

塔读小说,无广>告^在线免。费阅&读!

“叔父,正所谓有备无患,又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。

河间张氏既为郡望,则袁本初必不敢斩尽杀绝,故而叔父何妨将族中近亲迁至许都暂居,以暂避袁氏之祸?

叔父莫非信不过我?抑或信不过家叔父?叔父,徐公明、乐文谦、于文则、张文远皆曹氏降将也,而今其四人如何?

夏侯元让、夏侯妙才、曹子廉、曹子孝、曹子和等人皆曹氏亲戚,而今其众又如何?

曹彰曹植二人,乃曹孟德之子,其二人而今前途无量,叔父不妨细细思量!”

赵旻就差来一句:叔啊,五子良将如今就差您一位,您还不速速归位?

抛开玩笑话不谈,赵旻劝降的言论可谓有理有据、逻辑严谨。

更何况,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。

所以张郃已经颇为心动。

苟哥继续循循善诱(继续忽悠)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“叔父且先将族中近亲迁至许都暂居,我必保令族亲衣食无忧、安居乐业…不知叔父对工坊有无兴趣?”

好家伙,为了集齐五子良将,赵旻也是豁出去了。

但话说回来,五子良将中唯一高寿、而且越老越妖的张郃,绝对值得赵旻如此投资。

能让“天下奇才(司马懿评语)”的诸葛亮深深忌惮,三十年后的老张郃有多妖可想而知。

张郃更加心动。

“阿旻之意为…某族亲可参与许都工坊?”

赵旻正色颔首,同时更正道。

“叔父,岂止许都工坊,如有可能,河间亦可建工坊!”

张郃已经不止是心动了…

他甚至开始幻想河间国张氏全族建工坊、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画面。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苟哥心中狂笑。

大事定矣!

于是乎,苟哥趁机将此事实锤。

“是否需家叔父接回河间国张氏近亲,还请叔父三思!”

张郃抚须沉吟,片刻后微微颔首。

“阿旻,且容我考虑一二。”

赵旻起身行礼。

“明日叔父可随家叔父同行。”

响鼓不用重锤敲,张郃当即会意。

于是乎,此事暂时告一段落。

塔读@

赵旻刚与张郃走出书房,迎面便见到了周瑜,以及一名相貌虽与大乔酷似、气质却截然而异的姝丽少妇。

赵旻恍然。

这绝美少妇定是小乔无疑。

于是赵旻笑着向周瑜、小乔二人行礼。

“公瑾兄长、嫂夫人,阿芷恰好与阿绍在后院读书。”

赵旻辈分排得有问题。

小乔向赵旻盈盈一礼。

“姊夫,妾与家姊多日未见,请恕妾失陪之罪。”

赵旻心道:老子至今都未与你姐睡过觉,姐夫二字从何说起?

但一转念,赵旻便兴奋起来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美周郎啊美周郎,老子如今也是你姐夫!

周瑜却不给赵旻显摆的机会,其人微微躬身,正色道。

“从文,瑜有三言两语欲与你商议。”

于是乎,赵旻先为小乔指明大乔所在,便带着周瑜再次回到书房。

赵甲赵虎两兄弟,仍是且看守门户。

二人坐定后,周瑜作揖道:“从文,因黄祖发动江南之乱,故今江东局势远未安定,瑜受故兄长吴侯所托,尽力辅佐某主公,而今颇感吃力,不知从文有何妙计?”

周瑜说得虽然极委婉,但赵旻一听便知,周瑜这是担心刘备背刺孙权,所以在向自己求援。

赵旻断然道:“公瑾兄长,江东带甲岂止十万?兼且樯橹无数,何惧外敌?以旻看来,江东之患,在内而不在外也。”

赵旻还不知道,刘备已经收得诸葛亮,否则赵旻一定不会说这番话。

与历史上不同,这个时空的刘备并未收得法正,诸葛亮的亲大哥诸葛瑾也在赵旻这边,而且诸葛亮已言明,江东如今内忧外患严重,可先联合再徐徐图之…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综上,刘备不可能如历史上那般猜忌、甚至是暗中提防诸葛亮。

换言之,充分信任诸葛亮,又收得黄忠、魏延和陈到,兼且得到桂阳、豫章二郡作为根据地的刘备,此时已经开始提前起飞。

对江东而言,如今最大的威胁,恰恰正是刘备。

可惜,赵旻不知刘备已收诸葛亮;而周瑜不可能清楚诸葛亮的真实能力究竟如何,信息的不对称,让刘备占尽先机。

诚然,此时的诸葛亮刚刚及冠,还不似七年后的其人那般超卓,但天才就是天才。

六年前的孙策也刚刚及冠,却已开始东渡攻伐江东;

四年前的周瑜同样刚刚及冠,却弥补了孙策最后一块短板,在短短两年内助孙策打下江东五郡。

去年的赵旻二十四虚岁,却…啊呸!挂逼不算。

总之,不能单纯以年龄来评判某个人的能力高低。

言归正传。

塔读@

周瑜闻言缓缓摇头。

“从文有所不知,刘备以枭雄之姿,而有关羽、张飞熊虎之将,必非久屈为人用者,江东不可不防、从文亦不可不慎也。”

周瑜太小看赵旻了。

刘备能力如何、又能达成怎样的成就,在这个时空,没有第二个人比赵旻更清楚。

所以根本不用周瑜去提醒赵旻。

但话说回来,周瑜在亲眼目睹刘关张三人合力之威后,能想到这一点,可见周瑜能力如何。

赵旻正色道谢后,终是被情感压制了理智…

其人反过来提醒周瑜道。

“公瑾兄长,旻有一言相告。”

【作者题外话】:呵呵,张郃被赵旻忽悠瘸了。

塔读@

张郃要倒大霉!

麹义恃功而骄恣,绍乃杀之。

麹义是袁绍阵营的头号大将,以现存史料看,无论是临敌陷阵还是战术指挥,均颇为不俗。

其武略远胜所谓的“河北四庭柱”。

注意:河北四庭柱,即颜良、文丑、高览、张郃。

麹义在《三国志》与《后汉书》均无传。但袁绍与公孙瓒争雄河朔,麹义却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。

其人生年不详,卒年亦不详。

从《后汉书》记载可推测死于建安元年(196)之后,建安三年(198)之前。

注意:兴平二年(195)麹义围攻公孙瓒,岁余断粮而退。

可知其至少活到建安元年(196)。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建安三年(198)袁绍报瓒书,明言麹义已死,可知其卒于之前。

麹义之死,记载极端隐晦。

说麹义自恃功大,盛气凌人,引来袁绍猜忌而被杀。

麹义后恃功而骄恣,绍乃杀之。--《英雄记》

但如何“骄矜自负”,又怎样“构罪袁绍”,史书却讳莫如深、难觅踪迹。

从现存史料推断,麹义大概率曾牵涉进初平四年(193)的“邺城之乱”。

之后遭到袁绍隐诛。

老乡见老乡,背后来一枪。

建安三年(198),袁绍对公孙瓒发动了最后的歼灭战。公孙瓒困坐易京楼,徒待夷灭。

此时麹义已死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袁绍发动总攻之前,曾给公孙瓒修书一封,收录于《汉晋春秋》。这封信是解释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。

信中,袁绍将“平定邺城叛乱”与“诛杀麹义”二事并列,颇有隐喻。

前以西山陆梁,出兵平讨,会麹义余残,畏诛逃命,故遂住大军,分兵扑荡。--《袁绍与瓒书》引自《汉晋春秋》

西山陆梁,即黑山陆梁。袁绍在击溃于毒叛军之后,前往讨伐;将黑山酋帅青牛角、李大目、于羝根等人一并剿灭。

注:吕布此时与袁绍合兵,共击黑山张燕,事见《魏书七吕布传》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随黑山军败死者,尚有壶寿。

注意:凉州人壶寿,是关中军派往关东的冀州刺史,一者用来取代袁绍;二者用来声明刘协朝廷对刘虞朝廷的主权。

壶寿所反映的、其实是关中军政府(李傕、郭汜、樊稠、张济、段煨)与关东军政府(曹操、袁绍、刘表)的幕后较量。

当然了,凉州那一群大老粗无论如何想不出如此计谋,所以,幕后策划人,至少是贾诩,甚至有可能还有荀攸。

体现到表象来看,就是: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李傕的外交策略真高明!

壶寿其人,始末失考。

仅知其人是李傕、郭汜的长安伪政府派到关中的楔子。

壶寿作为献帝在关东的代言人,与黑山相勾结,本不合情理;

但考虑到灵帝末年,曾招安杨凤为“黑山校尉”,招安张燕为“平难中郎将”。

可以想见,壶寿与黑山军是通过这层关系(灵帝-献帝父子)搭上的线。

但牵线人又是谁呢?

牵线人大概率就是麹义。

理由很明显,李傕、郭汜等凉州豪强,与关东诸侯素不睦,且习俗、语言完全不同。

作为楔子的壶寿,如想将势力插入关东总帅袁绍的大本营(邺城),势必需要通过有共同利益或共同习俗的人。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在汉末环境下,其实就是“乡党故人”。

袁绍阵营中的主要构成是河北人和颍川人,哪儿去找凉州人?

绍军大将麹义,就是凉州人。

麹氏本凉州豪族,武威姑臧人。其族尚武、气力过人。

义久在凉州,晓习羌斗,兵皆骁锐。--《英雄记》

《三国志》对于凉州麹氏的叛乱颇多记载。

武威颜俊、张掖和鸾、酒泉黄华、西平麹演等并举郡反,自号将军,更相攻击。--《魏书十五张既传》

注意:麹演与麹义大概率存在亲属关系。麹义出武威,麹演出西平,均为凉州。

云某为何说张郃要倒大霉呢?

下一章,咱们继续说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