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追书网 > > 大明:五年狗县令,震惊朱屠夫 > 第371章暂任江南布政使,全权处理!

第371章暂任江南布政使,全权处理!(1 / 1)

朱元璋思忖过后,不再犹豫。

“宋隐,朕现在任命你代理江南布政使,全权处理江南事件。”

“同时,派遣武将与你同行,镇压起义军。”

朱元璋下令,文武百官纷纷点头赞成。

只要宋隐出马,一定能马到成功。

特别是六位尚书都放下心来。

虽然等这件事平息后,他们还能不能保得住官位都难说,好歹性命是保住了。

他们并不是主谋,只不过是受此事连累罢了。

朱元璋说完,随后看向徐达。

要派遣武将去江南镇压起义军,显然,朱元璋已经不再相信淮西一派武将。

甚至,他已经生出了要打压淮西一派武将的心思。

没有比徐达更适合的人选。

况且徐达和宋隐两人合作多年,配合默契。

“徐达,由你领兵负责镇压江南起义军。”

朱元璋当即下令,可是徐达却露出难色。

上回他率兵深入草原,当时几个月折腾下来,身子骨已经有些吃不消。

至今他一直使用宋隐的养生方法进行调养,虽说身体也调养过来。

只是从当初跟着朱元璋起义到现在,他一直都在前线,因而身体衰老得较快。

显然,他的身子骨经不起太多折腾了。

“皇上,臣为朝廷分忧的信念依然未变,只是现在臣日益年迈,恐难担当领兵重担。”

“恳请皇上另派他人。”

徐达当即婉拒。

太医也说了,他这身子骨若是好好调养,再多活个几年没问题。

可若是继续领兵出征,或许连几年的盼头都没了。

只要是人,谁不想活得长久一点。

徐达虽说忠诚爱国,身心豁达,但已过花甲之年,自然也想惜命。

闻言,朱元璋顿时一愣。

这才回过神来,无论是徐达还是他自己,都老了。

也正因为如此,他才会愈发对有些事情更加敏感。

现在又爆出江南的事情,让他疑心更加重了。

他必须要在自己干不动前,彻底整顿朝堂。

才能让自己儿子朱标,在这龙椅上坐得更稳。

所以,对江南事件涉案人员,朱元璋绝不心软。

“唉!徐兄啊,想不到最后只剩你一个人陪着咱。”

“罢了,那么你可有合适人选?”

朱元璋如此感叹,让文武百官都神色复杂。

宋隐也好奇的看向朱元璋。

心想这朱老爷,怎么古里古怪的?

能够跟徐达比肩的开国功臣?不还有一个李善长吗?

甚至,淮西武将中还有好几人都是跟着他浴血奋战的开国功臣。

可是听朱元璋这话里的意思,他只认徐达一个人,把徐达摘得干干净净,明白的告诉众人,徐达不会被此事牵连。

但是其他人呢?就不好说了!

一时间,在场的人听了心情各异。

此时,李善长心头一沉,明白朱元璋这次不会将此事大事化小。

至于什么兄弟情面,更不会在乎。

朱元璋这次要动真格了。

李善长心里暗自思忖,此次事件中,要尽可能地保下淮西一派的人。

他刚才以退为进,主动辞官,并且主动请朱元璋降罪,就是想独自承担这件事的责任。

他笃定,朱元璋不会拿自己怎么样,至少现在不会。

那么就能保下淮西一派的实力。

只是他没有想到,朱元璋竟然没有给他面子。

朱元璋向来心狠手辣,李善长对此毋庸置疑,但他一直以为朱元璋对自己是不同的。

现在,朱元璋表现出来的姿态,让他浑身发冷。

徐达见朱元璋让自己推荐人选,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自己的儿子徐允恭。

“臣这儿子,臣一直都没惯着,从军后就让他从士兵做起,这些年来也颇有将才,可担此重任。”

徐达虽然从不参与党派之争,却也有私心。

他已年迈,没几年好活了,自然要替自己孩子考虑。

宋隐虽然功劳极高,甚至已经官拜正一品高位。

可是徐达也知道,宋隐跟朱元璋不对付,若是哪天,朱元璋对宋隐动手,他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。

毕竟他的女儿跟外孙跟宋隐是一家人。

现在他推荐自己的儿子徐允恭,也是为了让徐允恭理所当然地接管他的军队,顺便立下战功。

只要徐允恭手握重兵,日后若是有啥变故,他们也有自保能力。

闻言,朱元璋眼睛一亮。

徐达的几个儿女,朱元璋都很熟悉。

关键是,徐达一家跟淮西一派没有任何交集,最是恰当不过。

“太好了,自古英雄出少年,朕相信,徐允恭定然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”

“朕封徐允恭为平反大将军,率领二十万大军,协助宋隐同下江南,平息江南暴乱。”

朱元璋已经下旨,尽管宋隐一万个不情愿,也无法反驳。

此刻在朝堂,不是私底下,自己若是抗旨,可不是被这老家伙臭骂一顿那么简单。

甚至朱元璋很有可能以自己贪污的罪证找自己麻烦。

很快,这件事情就传遍了整个朝野。

无论是大明的官员,还是百姓,都无比震惊。

在这段时间,江南行省发生的暴动愈演愈烈,就连周边州府都受到殃及。

许多百姓都胆战心惊,担心自己被卷入战火中。

现在,得知朝廷派宋隐暂代江南布政使。

顿时,百姓们都放心了。

商人们得知这个消息,更是欣喜若狂。

对于他们来说,宋隐就是他们的支柱,甚至他们被官府贪墨的银子都有希望收回来。

而且,宋隐派往江南当布政使,也就意味着用不了多长时间,江南行省就能快速发展起来。

这事儿对商人和百姓来说,都是天大的好消息。

虽然宋隐治理的州府并不多,也就沛县,福建行省和北平行省这几个地方,可是宋隐的名声已经传遍整个大明。

宋隐知名度极高,没有任何一个大臣,甚至皇室子弟的声望能盖得住他。

毕竟,在商人和百姓心里,只有宋隐是真心实意地替百姓谋福利,是一个为了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而努力的好官。

在商人和百姓眼里,他们对宋隐的信任高过任何人。

很快,这个消息也传遍了江南行省,同样造成巨大影响。

那些原本力挺起义军,甚至已经加入起义军的百姓,纷纷动摇起来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带崽暴富后,战死的相公回来了 上嫁 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 我都当赘婿了,还要什么脸 大秦摄政王 闪婚豪门大佬,夫人马甲藏不住了 白日下的刺客 毒妃又拽又茶,仇人满地找牙 新婚开棺,她让战神王爷起死回生 首辅大人的宠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