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追书网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三十八章 旧貌更新颜,重临大散关2

第三十八章 旧貌更新颜,重临大散关2(1 / 1)

如是般,困扰二人多日的问题,便被赵旻轻松解决。

苜蓿其实还有一项天生的优势:

好养活!

杂胡或许放牧都是高手,但耕地种田…

苜蓿相对于麦、菽、蔬菜而言,简直太容易种植了!

塔读小说,无广>告^在线免。费阅&读!

种苜蓿的过程,刚好可以锻炼出杂胡耕种的本事。

综上所述:

赵旻不但解决了安置杂胡的问题、杂胡种点儿啥的问题,顺便还解决了中原的耕牛、羊肉问题…

不管是新鲜羊肉,还是各类羊制品熟食,中原地区未来都将不可能再缺乏。

更何况…

羊毛也不能浪费不是?毛线、毛料了解一下。

纺织羊毛的纺织机…

当然了,苟哥这个建造师是不懂的,他又不是穿到北宋的那个大发明家秦小乙。

但这时代有种职业叫匠人,还有用于纺织蚕丝、麻布的纺织机。

这就足够了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专业的事儿,交给专业的人去办。

于是乎,苟哥将自己包括肉类联合加工、羊毛加工等等在内的这一系列产业链设想,也一五一十向荀攸和刘晔二人讲解了一番。

尤其是,苟哥那套处理羊下水…也就是羊杂碎的思路,更是让二人眼界大开。

这是美食荒漠的东汉,不是吃货遍地走的后世。

这时代,就连胡人都不吃羊下水。

他们不懂如何去除羊下水那令人作呕的腥膻味道。

讲完这一切,已近子时(午夜11点)。

荀攸毫不客气地带走了图纸。

刘晔则向赵旻言明,称明晚其人必带纸笔、详细记下赵旻所说的全套计策。

二人离去后,苟哥一边吐槽一边摇头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“没文化真可怕!老子还没让你们见识,后世神州的那些科技狠活儿!”

次日戌时初,大军途径潼关、函谷谷道、华阴县,在暮色中抵达长安城外。

京兆尹韩浩,正在长安城城门外恭候苟哥。

韩浩本来在张掖郡任张掖太守。

其人去年指挥张掖士民种植高粱时,钟繇与赵旻、满宠一番商议,便让自己的长子、京兆尹钟敏与韩浩互换了辖区。

历史上的钟敏,很可能死于历史上两年后的河东之乱,但在本书这个时空中,因高干枭首、呼厨泉被辽哥狠揍,已不可能再有河东之乱。

钟繇如此做,一方面是想磨砺长子(让钟敏镀金),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长安城尽早恢复元气。

作为随天子西行的一员,钟繇对长安城感情极深。

因此,如今任河西走廊四郡(武威、张掖、酒泉和敦煌)太守的,分别是苏则、钟敏、杜畿和法正。

韩浩实则也是个老农。

塔读@

从其人身上的短褐、帻巾可看出,韩浩显然刚刚从田垄中回来。

此君不愧为大力提倡、推广屯田之人。

“主公,京兆尹去岁二粮皆丰收,冬小麦而今长势喜人,今岁丰收可期!”

老农就是老农,三句话不离本行。

然后…

“主公,此外,车马行每旬往返长安等诸县一次,托屯田之幸,京兆尹而今民有余粮,故全郡货殖兴盛、仓廪丰实。”

虽然韩浩是在汇报商业,但最终还是归于农业。

所幸苟哥清楚韩浩的本行是老农,是以苟哥并不与其人计较这些细节。

因仅时隔一年,故苟哥并未过问京兆尹户口增长情况,转而问道。

“元嗣,京兆尹仓廪丰实?今存粮几何?存绢帛又几何?”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韩浩一边唤来身边郡曹,令其人呈上簿册,一边如数家珍般躬身作答。

“回主公,今京兆尹存麦三百六十二万斛,高粱二百一十八万斛,绢一百零六万匹,纵使突发饥荒,亦足以支撑一年。

便无灾荒,此存粮亦足以充抵十万大军岁半之所需。主公但请放心,今岁如丰收,存粮之数仍可倍增。”

老农就是老农,韩浩对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”这一极为朴素、却又颠扑不破的真理,如奉圭臬。

而且,其人不看账簿便倒背如流,可见其人有多么用心。

所以,“广积粮、高筑墙、不称王”的苟哥很欣慰。

“元嗣,诸君,随我走一走!”

因时间有限,苟哥白天要急行军、尽快赶到大散关,所以他只能见缝插针看一看各城的变化。

注意:这里,见缝插针这个词是正经的。

那么问题来了。

塔读@

大晚上的,能看出来汉末的城邑有没有变化吗?

当然可以!

与弘农城不同,名都长安的夜经济颇为发达。

在各式各色灯笼的通明灯火映照之下,赵旻只见长安街头行人如织,吆喝叫卖之声不绝于耳。

苟哥默默吐槽:李唐的长安城,夜间恐怕也不过如此!

长安新城的城区规划,是赵旻亲自设计、宠哥主持建造的。

说白了,就是李唐那宛若棋盘一般的布局。

中心处,为满宠那占地面积极广、兼具练兵功能的凉州牧衙署,东西南北四条大街,分别名为青龙、白虎、朱雀和玄武…

外城与内城之间,还有一圈城墙,并分设四处城门。

苟哥又欠下了李世民不少版权税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毋庸置疑,此刻的凉州牧衙署,既是原来刘协居住的宫城,也是将来的大汉宫城。

众人骑马走完这一圈,已是亥时中(晚上十点钟)。

苟哥挥挥袍袖,示意老农韩浩赶紧休息,别耽误明天一早浇地…

那当然是不可能的,但韩浩一定会早起巡视农事。

回营地后,苟哥尚未来得及为卞夫人按摩,便被荀攸、刘晔二人堵在了营帐中。

应付完二人之后…

时间已是午夜,苟哥只好和衣而眠。

如是般,在二月初六,也就是大军开拔的第四天傍晚七点半,卫府五万铁骑,便已抵达距许都一千六百余里的大散关。

渊哥这是要上天啊!

在近两千年前的汉末,除了渊哥之外,还有谁能每日行军四百里?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苟哥也不过二百五…十里而已。

那个时代可没有硬化路面,骏马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奋力疾驰,骑手们的痛苦可想而知。

当然了,代价便是一众文臣苦不堪言,若非苟哥及时抚慰,就连卞夫人也要造反。

有鉴于此,在抵达大散关之前,苟哥便已下令,抵达大散关后,全军休整三日、改善伙食。

尽管大散关到阳关,还有三千里之遥…

就冲这距离,除了有神行的渊哥、且装备马蹬马蹄铁的卫府,其他诸侯也根本不可能收复西域。

总而言之,大军抵达大散关后,苟哥二话不说,便率军径直进了关城。

去年大散关之内的军营,便足以容纳十万兵马,苟哥根本不信,军营会越改越小。

可怜张既为恭候赵旻大驾,连马都没骑…

张既只好一路狂奔,方才勉强跟得上刻意放缓速度的卫府大军。

塔读@

万幸刘晔见张既可怜,将自己中午时换下的空马借给后者,后者方才得以喘口气。

张既疾驰至苟哥身旁时,苟哥冷不丁问了一句。

“德容,叔泰而今安在?”

赵旻问的是马腾侄子马岱。

张既喘着粗气道:“回主公,叔泰而今正在媪围城,护送赵伟章之工坊货物运抵姑臧城。”

去年赵旻离开凉州之前,给马岱安排的任务是肃清道路、并保证丝绸之路畅通。

所以,马岱算是忠于职守。

苟哥颔首后又问。

“班忠汉今安在?元让、子孝二位将军又何在?”

“回主公,归远侯早已赶赴姑臧城,二位将军今已押运粮草、辎重赴冀城。”

塔读@

冀城是后世天水市、汉末的汉阳郡郡治,距大散关四百里。

张既气息稍匀后,继续补充道。

“二位将军欲实地了解粮道,故而先行一步。”

二人一问一答间,赵旻不但走马观花般观察了大散关关城,而且…

其人已率军来到了军营的辕门前。

就着辕门的灯光,看到这处军营,赵旻及卫府众人皆愕然。

【作者题外话】:接着上一章,继续为您说。

郭女王之弟下狱时,曹丕曾“数手书为之请罪”,结果鲍勋“不敢擅纵,具列上(即上报曹操定夺)”。

太祖时在谯,太子留邺,数手书为之(郭夫人弟)请罪。勋不敢擅纵,具列上。--《魏书鲍勋传》

曹操执法严苛,不避亲贵。清河大族崔琰侄女为曹植之妻,因为“衣绣”,违背了曹操的节俭之令,便遭到赐死;据此可知郭夫人之弟断无生路。郭弟自此也确实不见记载,下场显见。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(曹)植妻衣绣,太祖登台见之,以违制命,还家赐死。--《魏晋世语》

(4)孟武

郭夫人有一姊郭昱,嫁同乡孟氏,生一男孟武,即郭夫人外甥。

郭氏为皇后时,孟武仰仗权势,在家乡大肆纳妾,不仅志趣低俗,且破坏了曹魏的“妇女配士”之制(见《明帝纪》引《魏略》),遭到郭后斥责。

(郭)后姊子孟武还乡里,求小妻(指纳妾),后止之。遂敕诸家曰:“今世妇女少,当配将士,不得因缘取以为妾也。宜各自慎,无为罚首。”--《魏书文德皇后传》

(明帝)又录夺士女前已嫁为吏民妻者,还以配士。--《魏略》

(5)孟康

孟武同族孟康,因外戚缘故得以担任散骑侍郎,结果又遭当时耻笑。

(孟)康字公休,安平人。黄初中,以于郭后有外属,并受九亲赐拜,遂转为散骑侍郎。--《魏略》

散骑、黄门诸官,在魏晋时是勋贵子弟的起家官,号为“清华”。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《魏名臣奏》记载曹丕欲以“散骑”为天子门生,此职之清贵可知。

天下之士,欲使皆先历散骑,然后出据州郡,是吾(曹丕)本意也。--《魏名臣奏》

魏朝勋贵认为孟康“既无才敏,因在冗官”,且“散骑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选,而(孟)康独缘妃嫱杂在其间”。

可知孟康家族并不在“高才英儒”之列,门第十分有限,乃至被讥笑为“阿九”。

散骑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选,而(孟)康独缘妃嫱杂在其间,故于时皆共轻之,号为阿九。--《魏略》

郭永当年为郡守之际,正值家族鼎盛,其姻亲之家却不堪若此;

郭氏的原本门第也可想而知。

(6)郭表

由于郭女王的同胞兄弟皆“蚤(通假字,通早)丧”,因此过继同族郭表,令其“奉(郭)永后”。

然而郭表的气量志趣并不比郭都、郭成等人高多少。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(郭)后蚤(早)丧兄弟,以从兄(郭)表继(郭)永后,拜奉车都尉。--《魏书文德皇后传》

郭都等人当年因为“盗官布”而遭“弃市”,郭表则在曹丕东征孙权之际(225)借着“留宿卫”的便利,征调民夫“遏水取鱼”,也就是拦住水捕鱼,呵呵,既贪且蠢!

其人贪鄙如此,震惊当时,以至遭到郭女王的痛斥。

(黄初)六年,(文)帝东征吴,至广陵,(郭)后留谯宫。时(郭)表留宿卫,欲遏水取鱼。(郭)后曰:“……今奉车(郭表时为奉车都尉)所不足者,岂鱼乎?”--《魏书文德皇后传》

(7)刘斐

郭女王的“外亲”刘斐,凭借外戚身份,不顾尊卑,强娶外乡大族女子,影响恶劣,丑闻竟传至洛阳。

以至郭后不得不下敕令,令宗族、姻亲们稍加收敛,“不得因势强与他方人婚也”。

(郭)后外亲刘斐与他国(指外乡人)为婚,后闻之,敕曰:“诸亲戚嫁娶,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,不得因势强与他方人婚也。”--《魏书文德皇后传》

从可见记载看,郭女王的昆弟姊妹乃至姻亲外家,多为鄙陋不堪的凡俗蠹虫,一无可取,甚至连她本人也“没在铜鞮侯家”,长期沉沦,这一家族的衰败破落,是显而易见的。

有鉴于此,在郭氏荣登后位之时(222),魏朝群臣遂群起攻讦,称之为“妲己”、“妺喜”,甚至威胁曹丕若“因爱登后,使贱人暴贵”,便会“下陵上替,乱自上起”,言辞汹涌。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文帝欲立(郭氏)为后,中郎栈潜上疏曰:“……桀奔南巢,祸阶末喜(妺喜);纣以炮烙,怡悦妲己。”--《魏书文德皇后传》

不过曹丕对郭氏可谓情深意笃,不顾群臣谏阻,坚持立郭氏为皇后,甚至还把长子曹叡过继给郭氏抚养(甄夫人临死,将曹叡托付给李夫人),以强化郭氏的嫡室地位。

甄后临没,以(明)帝属李夫人。--《魏略》

甄后之诛,由郭后之宠,及殡,令被发覆面,以糠塞口,遂立郭后,使养明帝。--《汉晋春秋》

唉!

甄妃是真惨啊!

曹植是真大胆啊!

曹叡…实在是太可怜了!

从某种意义上看,“有智数,时时有所献纳”的郭女王,无疑属于家族异类,她依仗曹丕而平步青云,以至“贱人暴贵”,鸡犬升天,比当年的屠户之女何皇后,亦不遑多让,甚至犹有过之!

下一章。咱们继续说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