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追书网 > 都市小说 > 古玩之金瞳鉴宝 > 第164章 十年寒窗无人问

第164章 十年寒窗无人问(1 / 1)

见有人闯进来,李惠芸惊叫一声,赶紧捂着脸转身。

来人见此一拍大腿,“哎呀,老头子我冒失了,你们继续。”

“宋大爷,您老来的正好,我正想跟你说件事呢。”沈愈赶紧喊住来人。

来的不是别人,正是前几天让沈愈给他鉴定那方名为田黄石,实则为寿山石印章的老宋头。

“什么事,你说。”听到沈愈说找他有事,老头瞬间来了精神。

“惠芸,你先去单人床歇一会,我在这里跟宋伯说几句话。”

李惠芸先是微笑着冲老宋点了点头,然后乖巧的从会客室出来,朝沈愈休息的单人床走去。

有外人在的时候,从来都是沈愈说什么就是什么,李惠芸从不与沈愈反驳。

先请老宋坐下,沈愈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后就将那枚“鉴风楼主”印章的来历详细的跟老宋说了一遍,然后也把自己希望能将印章还给老道士的想法说了出来。

老宋听了一拍大腿,“我当是什么事呢,那印章我不是说送给你了吗?既然送给你了,那就是你的,跟我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了,你别说是送人,就是随手扔垃圾桶那也是你自己的事。”

沈愈很坦诚的说道:“宋伯,印章怎么也是您花一万五千块钱买的,这样,我给您一万五,就算是原价买下来,不论怎么说也不能让您吃亏啊。”

老宋不愿意了,“我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这么磨叽呢?我说送你就送你,你别看我穿的破破烂烂,但我有钱,好了,赶紧给我看看古董,这次我有信心绝对是捡了一个漏,弄不好还是个大漏!”

沈愈也不想在这里再计较,反正钱肯定会找机会给他的,“那好,这事不提了,那宋伯你想鉴定什么就拿出来吧。”

老宋嘿嘿一笑,取出手机打了个电话,不一会,就有两个精神抖擞的年轻人抱来一个红木箱子。

将箱子小心的放在会客室,俩人对老宋一躬身就退了出去。

这一幕看的沈愈有些发怔,好么,这宋伯都有手下了。

沈愈上前打量了下面前的红木箱子,心中突然一动,宋伯今天是百分百捡漏了,这是一个雕花黄花梨材质的红木书箱,长大约70厘米,宽约50厘米,高约60厘米,四角包铜,前有锁,后与两侧有铜环与把手。

这是一个标准的古代书箱,也叫书箧,在古代,人们可以把它放在床头装书,随取随看,要是出门也可以背在身后,倩女幽魂里宁采臣背的就是这个东西。

此箱线条优美,纹饰古雅,雕的是山水人物,但大半已经模糊不清,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。

到是箱盖上有一个魁星点斗的图案很是清晰。

魁星一脚站鳌头,一脚踏星斗,右手握笔,左手拿着一个墨斗,取的是“魁星点斗,独占鳌头”的美好愿望。

古代科举时,以魁星相伴视为好运气,为“试”途光明,在古代,很多地方也都建有魁星阁。

魁星也叫奎星,有两种解释,一是星宿名称,魁星在古代是被视为主宰功名利禄的星神,主文运、文章。

另一个则指的是人,具体朝代与名字已经不可考据,但其人曾连中三元,也就是解元、会元、状元,所以古代文人考试,亲友都祝愿其一举夺魁。

在魁星两侧还刻有《琵琶记》中的两句诗词:“十年寒窗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”

“这箱子不错啊宋伯,清代老黄花梨的料子,并且保存的极好,不知您多少钱买的?”

老宋端起茶杯嘿嘿一笑:“你猜猜?”

沈愈稍稍思索了下:“明清家具现在很抢手,按照价值高低排列,又叫紫,黄,红,价值最好的自然为小叶紫檀,第二就是这黄花梨了,这箱子若是我来估价,至少也在三十万这块。”

老宋伸出三根手指:“三万!掏老宅子时买下的。”

沈愈笑道:“那恭喜您了,翻十倍,这真可说是捡了一个大漏。”

老宋把沈愈拉回桃木太师椅上,“这算是个漏,但是大漏就算不上了,我说的大漏不是指这箱子,而是在箱子里面。”

老宋说完,将箱子慢慢打开,想了想又在裤兜里取出一个手帕,将手心里的汗擦干后,才小心翼翼的在箱子里抱出一个山形的瓷器来。

这是一个笔架,确切的说是瓷质的笔架。

笔架亦称笔搁,笔格,笔架山,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文人放在案头用来架笔的一个器具。

文房四宝中虽然没有它,但它在文人书房中却是属于不可或缺的东西。

因为写文章或者写字不可能一蹴而就,往往需要构思,但是毛笔蘸了墨汁后又不能平放,必须要有东西架着才可以不污染桌面或者纸张,所以笔架由此而生。

笔架在古代材质甚多,贵重的有珐琅,珊瑚,名玉,普通的多为瓷,石,木。

但老宋拿出来的这个瓷质笔架可不普通,为五峰山状,中峰略高,两侧山峰渐低,造型古朴大方,轮廓柔和流畅。

此笔架均匀光洁,晶莹滋润,满身开片,颜色为紫黑色。

“您等等,不要放在茶几上,放到这张桌子上。”沈愈急速将角落中的小型红木方桌拉了出来,这张桌子,沈愈是参考博古堂的鉴赏桌后自己设置的一个防摔桌

老宋慢慢将瓷质笔架放到桌上,然后轻轻弹了一下笔架,笔架发出一声非常好听清脆的声响。

“瓷音清亮,难道您淘到了一个哥窑笔架?”沈愈咽了口唾沫轻声问道。

老宋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,“要不是它,你宋伯我怎么会说这花梨木箱子都不算大漏呢?”

“您老是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啊,这若是哥窑真器,您怕是真如那箱子上刻的古诗一般,十年寒窗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了!”

沈愈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,宋伯简直是神了,从送财大爷瞬间化为捡漏大神,这让沈愈一时半会还真转不过弯来。

实在是这宋大爷打眼次数太多了,就沈愈知道的,至少也得二十多次,还是连续打眼,因为这一点,沈愈很多次都没有收他的鉴定费。

这转眼捡漏一个三十万的花梨木书箱不说,还在书箱里取出一个哥窑笔架来,这任谁一时半会也接受不了啊!

当然,沈愈不是说不希望老宋捡漏,他现在内心很是希望这是一个哥窑真器。

只是在更个楚州旧货市场,也只有三大名店之一的《博古堂》有一个哥窑残器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野花满山村 全球影帝 重生:拒绝当舔狗,女神校花急了 重生从财务自由开始 逆流1982 下山无敌,绝色师娘太宠了 高武时代:开局签到亿点天赋 全球暴跌:取款一千吓死银行 我可爱的妹妹怎么可能是兄控? 开局被劫持,你挖国防电缆自救?